【跟你說危險了⚠️為什麼就是講不聽?】
#最暖心方式 #如何教孩子不做危險的事 #蒙特梭利教養
「我講過幾遍了!!!」
這句話,真的講過好多好多遍
很多事情講了不下百次,還是講不聽
尤其,是危險的事⚠️
明明已經從沙發上跌下來
痛了、哭了
想說應該摔怕了
趁機機會教育一下
結果過不久又跑去沙發上跳
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🐯
這句話形容孩子最貼切了
孩子是真不懂?還是不怕痛?
原因在於,事發當下
你可能會很嚴肅!
因為希望孩子了解危險性
可能會有情緒,因為擔心、生氣
不論你是哪一種情緒
孩子當下只知道
「好痛!我需要安慰!」
完全沒辦法聽見你在說什麼
這感覺有點像妳做菜切到手
老公進來就先唸
「妳為什麼這麼不小心?」
一定一秒爆炸💥
所以說再多,都是左耳進右耳出
那如果等孩子哭完,再講會好嗎?
其實也不一定
當孩子情緒穩定之後
他的注意力又回到「我要去玩了!」上面
你會發現想跟他講理
他就很心不在焉或是直接跑掉
所以事發當下,就好好哄哄孩子
抱抱他~
不用責罵、也不用講道理
最好跟孩子講理的時間
是找一個溫馨的時刻
孩子跟你的情緒都是冷靜、開心的
像我們家就是睡前的時間
可以跟孩子複習今天發生的事
記得用提問的方式問孩子
讓他自己思考
👱🏻♀️「童童~今天下午有發生什麼事情嗎?」
👶🏻「跌倒...」
👱🏻♀️「那妳感覺是什麼呢?」
👶🏻「很痛...」
👱🏻♀️「恩,摔下來真的很痛,那如果想跳要在哪裡跳呢?」
👶🏻「地上!」
👱🏻♀️「恩~媽媽相信妳知道也不會了」
在一個溫馨、溫和的氣氛下
提問可以幫助孩子動腦去回憶、去思考
更能加深孩子對事件的『因果關係學習』
同時,因為是平靜聊天的方式
孩子不會感受到被責怪、被否定
而是會覺得爸媽是關心我的
能增強孩子的價值感與歸屬感
不一定是要發生危險的事
只有任何不守規矩的行為
都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複習討論
如果當天孩子表現很棒
沒有什麼事要「檢討」😂
可以利用這個時間複習「好的事情」
談談孩子很努力的地方
常常鼓勵、重視孩子良好的表現
會降低調皮搗蛋的頻率哦